合同如何進行合法性審查
作者 admin瀏覽 發布時間 2019-04-21 19:05:05
合同是關于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的約定,如果合同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是違反的,因此無效。合同的效力有爭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裁決。那么,合同的合法性由誰審查呢?
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是否合法,由審判機關人民法院進行審查。
合同合法性審查內容
(一)審查合同主體是否合法
1、對法人資格的審查;
2、對非法人單位資格審查;
3、對外方當事人的資格審查;
4、對公民個人的資格審查;
5、對保證人的資格審查;
6、對代訂合同的代理人的資格審查。
(二)審查合同形式是否合法
1、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取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接受履行的一方當事人不能以該合同沒有采取書面形式為理由主張該合同沒有成立或者無效。
2、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三)審查合同內容是否合法
應重點審查合同內容是否有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情況;是否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是否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四)審查合同訂立手續是否合法
1、審查合同是否經過有關機關批準或者登記或者備案;2、如果合同中約定了必須經過公證方能生效,要審查合同是否經過公證;3、如果合同附有生效期限,應審查期限是否屆至;4、如果合同約定第三人為保證人的,應審查擔保的相關手續是否依法履行;5、審查合同雙方當事人是否在合同上的簽字或蓋章。
三、合同真實性審查。
審查合同對方的履約能力,商業信譽;還要注意本企業的生產、經營和償付能力。
四、合同公平性審查。
五、合同周密性審查。
1、審查合同是否完備、嚴密;
2、審查合同條款是否完善;
3、審查合同文字是否規范、準確。
六、合同的程序性審查。
合同的合法性,是指合同約定的交易內容及交易程序應盡可能與法律的規定相符,涉及合同名稱、約定的條款、術語等方面,目的在于避免合同內容與現行法律相沖突。